2014年5月4日 星期日

Fruitvale Station / 《公義終站》 - 沒完沒了的歧視在社會依舊出現


 (以下內容有劇透 / SPOILER ALERT)


本片故事藍本,又是改編自真人真事,取材於一個有關2009年元旦,23歲黑人青年Oscar Grant (Michael B.Jordan 飾演) 在Fruitvale Station (果谷車站) 內被警察無理槍殺的悲劇故事。雖然份屬小眾電影,美國本土發生的故事,似乎於香港影迷來說,相距很遠,在香港反應備受冷待,似乎意料中事,一來電影宣傳力度問題,二來不少友人認為那個Trailer 剪得支離破碎,根本不知內容和甚麼拉上關係,三來人總愛看一些著重官能刺激的大堆頭大製作,但我覺得,本片水準絕對比那些金雕玉砌的堂皇作品更有靈魂,探討社會公義伸張及歧視問題深邃有力,末段亦有略為提及法庭審訊過程,本片主角在真實生活中被槍殺,正好令我想起菲律賓人質事件,歷經近4年,終於黯然落幕,一樣的意外事件,一樣有人枉死,雖然意件背後原因不盡相同,而且兩件事情的最終結果,也未能有效責成應付上責任的官員及公職人員,但兩者一樣和公義的伸張拉上關係,別以為發生地不在香港便沒有欣賞本片的價值,當中我相信觀眾一定可以感受必要時要挺身而出的關鍵訊息。






以初次執導featured 長片的水準來說,Ryan Coogler的導技相當成熟,加入大篇幅有關主角生命中最後一天的生活,生活化的鋪墊,大大加強了最後20分鐘當中的爆發力、感染力及真情實感,對社會上警方濫用警力,對黑人的種族歧視,作出有力控訴,令觀眾在事情急轉直下的瞬間,屏息靜氣,過後叫人無可奈何,沒有太過煽情誇張的描寫,以角色與角色之間的生活、以及尋常的情感交流,例如Oscar 回到被裁公司懇求復職、教陌生人炸魚、拯救被車撞到的流浪狗、在海邊回首當年在囚與母親的對談,決定放棄販賣大麻、和4歲愛女Tatiana(Ariana Neal 飾演)玩耍、愛女害怕煙花爆炸聲,以為是槍聲的伏筆,和愛妻剖白、為討愛妻歡心,儘管不想外出,也要陪愛妻出去慶祝新年,於是聽從母親的話,搭乘地鐵,一切一切,交織出一個發人深省的悲劇,流暢自然,令觀眾離場後也不停思考當中內容,本片之水準,可見一斑。







除了以生活化的內容,帶出Oscar 平白無辜被殺的悲痛之外,演員們的水準亦見發揮,令本片的力量更上一層樓,三位主要演員:Michael B. Jordan,飾演太太Sophina的Melonie Diaz、以及飾演母親Wanda Johnson的Octavia Spencer表現也見功架,特別是Octavia Spencer,早前亦有在韓片"Snowpierce" (末世列車) 中演出,戲份不多但已經表現突出,真不愧為2011年奧斯卡最佳女配角@The Help (寫出友共嗚) 的得主,演繹不忍兒子墮落入獄的母親入木三分,那份心碎令人印象深刻;在醫院等候深切治療中的愛子,友人已經悲憤難忍,她仍要保持克制,安慰旁人;到其後目睹愛子證實不治,在停屍間終於崩潰,懇求護士讓她接近兒子的遺體,白頭人送黑頭人,淚流披面,叫人看得於心不忍,足證其優秀演技。











有些電影,前半段以大部份時間鋪墊內容,最後的高潮戲一觸即發,餘波盪漾,這樣才是此類電影的看點,絕佳例子就好像本片一樣,最扣人心弦的就在片末的20分鐘,觀影後嘎然而止,留下給觀眾的無窮無盡的想像空間。於我來說,本片絕對成功達到,令我內心不停糾結,究竟是否有人的地方,歧視及不公義便應運而生?但一張又一張的網路,正好足以說明,人性天生是沒有任何醜陋的元素,是這個社會,讓我們學懂了仇恨,學懂了憎恨,學懂了欺侮,而且是沒有任何情由,不分青紅皂白,眼睜睜地看著弱者被欺凌、被踐踏,但又愛莫能助,強者則沒有任何惻隱之心,所有福祉、所有利害關係便必生吞活剝,食殆盡到體無完膚,沒完沒了,無日無之,觀影過後,片末字幕徐徐升起,交代真實事件的最終下場,本人維持沉默了好一陣子,除了令我想起美國其他有關社會公義及歧視的電影,例如 "12 Years A Slave" (被奪走的12年)"Any Day Now" (大愛同行)、"Dallas Buyers Club" (續命梟雄)等,似乎,美國社會表面開明自由,實是千瘡百孔,由"12 Years A Slave"的1841年,至"Fruitvale Station" 的2009年,年代橫跨超過160年,但似乎社會文明只僅僅進步一少步,雖然沒有了奴隸制,但種族歧視依舊存在,沒完沒了,也不禁感慨浪子回頭的男主角無故被剝奪了生存的基本,生活重回正軌的小小願望無法實現,更感慨為何公義無法伸張,法庭表面追究肇事分子,但法律上的灰色地帶,往往為那些害群之馬提供方便之門,動輒便可以輕易開脫,置身事外,但最令人內心發毛的地方是,事情剛發生了,大家好像當頭棒喝,以此為鑑,口口聲聲希望不會再發生,言猶在耳,事情丟淡了,每隔一陣子,此類事件晃如回帶一樣,悲劇不停重覆播放,重覆上演,其後又繼續噤若寒蟬,究竟我們的社會出了甚麼問題?我百思不得其解,人性本惡?社會上一直強調的善有善報、挺身而出等價值觀,似乎已賣少見少了,但我覺得,儘管社會上的大氣候一直在變,還望自己不受大洪流影響,不求古道熱腸,但至少無愧於心,恪守大是大非的基本原則,憑一人之力,聚沙成塔之老套盼望,Time will tell。





觀影日期: 2014年4月26日(星期六) 

觀影時間: 下午4時10分

觀影地點: The Grand Cinema (House 4) 



維基。點評: B+

2013 / 美國 / Studio: Significant Productions, OG Project, 
Distributed by The Weinstein Company / 
Written and directed by Ryan Coogler / 85分鐘 / 本地發行: 驕陽電影 

(請各位留意,本光影誌版權為本人原創所寫,歡迎轉載,但敬請尊重知識產權,私自抄襲別人文章內容,當成自己文章,絕對是嚴重侵權及缺德行為,本人保留任何追究權利。文責自負,敬希各位自重。謝謝。)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