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16日 星期二

Desert Dancer / 《舞自由》- 肅殺國度下舞出自由活出真我的真人真事



坦白說,面對近年的香港時事,維基原本不太關心,只覺得很煩擾,本想以逃避的心情去面對,不自覺地被維穩,但當香港接二連三出現了國教事件、香港電視事件,甚至政改方案「一錘定音」,維基已經知道,就算一個人如何「討厭政治」,令人討厭的政治也會隨時找你上門,「燒到埋身」,隨時將你僅餘的丁點自由及權利也扼殺消滅,又不叫人對香港心灰意冷呢?難怪愈來愈多人響往早前報道的「移民台灣」的主張。面對言論自由等等的空間的日益收窄,土生土長的香港人如何自處?欣然接受?抑或激進反抗?以上一直是維基思考的問題,或許,在那裡可以尋找思想的來源?電影,隨時可以是其中之一。

(以下內容有劇透 / SPOILER ALERT) 


無獨有偶,維基近來欣賞了兩齣和政治及自由有關的電影:韓國的 변호인(The Attorney /《逆權大狀》)、以及英國的Desert Dancer (《舞自由》),兩齣的內容和角度雖然不盡相同,但在如此這般香港的氛圍下,我相信,如果你是熱愛香港的一份子,欣賞以上兩齣電影,絕對同樣「百般滋味在心頭」,有著說不出的「異曲同工」(前者就以前總統盧武鉉的前半生為藍本改編,向觀眾訴說一個為民請命,幫助一群受政府打壓、身陷文字獄的學生出頭打官司的故事,後者就是以真人真事改編,講述一個自幼擁有舞蹈理想的男孩,在不可公開跳舞的伊朗內,如何在渺無人煙的沙漠,跳出自有自我空間),因為,香港的自由真的愈來愈收窄,香港人只能被推向前走,面對這一切一切的大洪流,彷彿有心而力的樣子,我感到很心酸。雖然兩者不可作直接比較,但維基會比較喜歡前者多些,因為前者竟然和香港現今的政治環境不謀而合,令人感觸良多,多場法庭官司高潮泆起,為近年韓國不可多得的佳作之一,叫維基情有獨鍾,而後者(本片也刻劃在伊斯蘭原教主義下,伊朗人民就連基本的舞蹈權利 (相當呼應早前現實上更甚至有伊朗舞者,拍下以美國歌曲"Happy"為背景音樂的舞蹈片段,放上Youtube 也被當局拘捕的新聞)、自由票選總統也被剝奪的情況,憑藉故事的主人翁Afshin Ghaffarian (Reece Ritchie 飾演)就連頻臨生死邊緣下,也沒有放棄對舞蹈及社會運動的熱枕,與一眾好友秘密成立大學地下舞團、在荒廢的工廠編舞綵排、在人跡旱至的沙漠上翩翩起舞的真實故事,加上別出心裁的編舞,以多場相當可觀且唯美、細膩的舞蹈場口(特別是在沙漠的一場),向西方觀眾展現出來,其深邃的意義顯然易見,也是近期出色、勵志之作,值得香港觀眾、關心本港政治的朋友,以及藝術工作者細心欣賞,在香港愈來愈收窄的自由空間下(就連選政府元首也是一樣被操控、被篩選),相信一定可以有所共鳴,思考當中真諦。








筆者認為本片中文譯名:「舞自由」,相當貼題,頗為呼應片中情節之餘,「食字」「無自由」,單看字義已經夠發人深省。如果本土的舞蹈電影「狂舞派」宣揚的「為了跳舞,你可以去到有幾盡?」是很「盡」的話,那麼,「舞自由」當中所呈現的,更是「拋頭臚,灑熱血」的極致,慶幸我們仍可自由自在地舞蹈!亦令維基明白原來人追求夢想,原來可以來得相當奢侈,那怕只有一秒的自由馳騁於世,但總算不枉此生。全片瀰漫一股肅殺壓抑的氣氛,呈現出在極權政府(世上除了伊朗,還有北韓、中國大陸等)的管治下,舞者在龐大的陰霾下掙扎求存,甚至生命受威脅的情況下,所求的只是一展抱負的舞台,但可惜的是,極權下人民根本不能活得幸福自在主角愛人Elaheh (Freida Pinto飾演)的母親被禁跳舞,最後鬱鬱而終、Elaheh也因而意志消沉,沉淪毒海;友人兩兄弟也要因政治立場的不同,面臨對立面及決裂、猜忌,令觀眾如我也看得無可奈何,徹底感受那份極度壓抑的氛圍。主角幸得朋友們無怨無悔的付出及配合,最後冒認大學戲劇團的導演,離開一眾友人及愛人,逃亡法國巴黎尋求政治庇護,憑藉女友Elaheh 的一句:「舞蹈,可以是揮手道別、虔誠禱告,或是高舉拳頭,為信念而戰」提醒,在表演上突然發難,向法國人民訴說自己的故事。離鄉別井,才可以在自由的國度上舞出自我,絕對是件何其可悲的事。我想,Afshin 所受的苦,真實絕對比電影更慘,電影已經刻意調低處理,配合片中肅殺的氣氛。我很喜歡以上處理,看似淡然,但其實是更加大了觀眾思考的空間。






有人認為本片為英國出品,當中演員飾演伊朗人,卻說著英文對白,我反而覺得未免有點吹毛求疵,如果一定要以某人種當時所在地的語言為對白,那拍攝「鹿鼎記」、「金枝慾孽」是否100% 要用回清代北京話口音呢值得細心思考。有人也認為著眼點似乎以西方國家出發,真正伊朗的環境未能百分百營造。維基某程度上也同意的確稍欠全面,但「生命誠可貴,自由價更高」,絕對是人生在世的金科玉律,如果沒有自由的生活環境,我們又怎可以活得自在呢?藝術世界當中一直強調的自由原創力,也建基於此;如果欠奉,又怎能成就千千萬萬的藝術經典及表演呢?維基最深印象的是,本片最後一幕,竟和韓片변호인(The Attorney /《逆權大狀》)有著異曲同工之妙,一眾現場觀眾雖然蘋水相逢,但同樣被主角鍥而不捨對舞蹈及自由的追求感動,紛紛起來支持及舉起雙手成"V"字手勢,叫維基相當感動,世上不盡是居心叵測的「好事之磨」,古道熱腸之人也舉目皆是,默默支持同肯定主角的理想。然而,最可惜而又諷刺的是,近年本地有些藝術團體竟然為刪許當中的政治意識,疑似進行自我審查,進一步扼殺、收窄本來已經比以前收細的藝術創作空間。白色恐怖愈來愈猖獗,我們如何自處?也許欣賞「舞自由」,會給你一個中肯而又意義深長的答案。







觀影日期:2014911日 (星期

觀影時間:晚上955

觀影地點:UA Cine Grand Century (House 3) 

 

維基。點評B / B+

2014 / 英國 / Production Companies: 
CrossDay Productions Ltd., Head Gear Films, Lipsync Productions, 
May 13 Films /  導演: Richard Raymond / 105分鐘  
本地發行: UA Cine Hub 娛藝影片發行



(請各位留意,本光影誌為本人原創所寫,歡迎轉載,但敬請尊重知識產權,私自抄襲別人文章內容,當成自己文章,絕對是嚴重侵權及缺德行為,本人保留任何追究權利。文責自負,敬希各位自重。謝謝。)

2014年9月9日 星期二

《台灣黑狗兄》/ Sock'n Roll @ 華語紀錄片節2014 - 台灣人奮鬥做襪子、拒絕被KO的勵志真人真事紀實





因緣際會,維基在中秋佳節,於藝術中心欣賞了一齣台灣當地的紀錄片:《台灣黑狗兄》,雖然已是一年前在當地上映的作品(2013419日),但維基離開電影院時,依然感到一絲絲的暖意。真的,無論你是來自何方何地,相信一定會對黑狗兄不算順達的人生路,但他依然努力去面對,感到既勵志又感人。全片瀰漫濃厚的真情實感,沒有如CCTVB戲劇(even是他們口口聲聲的「實況劇」)有的失真及「維穩」情節,展示了一個台灣社頭鄉土生土長的製襪工廠老闆李東林,年少時因車禍放棄了當排球運動員的理想,輾轉修讀了紡織工系,投身製襪業,默默耕耘、一手一腳打拼,終於擁有自己的代工廠,更有一直陪他一同苦幹的太太,以及三名子女,家庭看似幸福甜美,但因為全球化的來勢洶洶,結果合作多年的商業伙伴取消訂單、舊患持續惡化,加上是有失去摯視丈夫及兒子的員工及一家人的經濟支柱,整個社頭氣氛非常肅殺,焦慮症一觸即發,更想去臥軌自殺,幸好有友人及家庭不離不棄,決定不坐以待斃,成立運動品牌"OH9",推廣自行研發、透汗、舒適、保護足部的運動襪,除了自行找生意,更尋求大學營銷系的專業意見,北上台北去了解別的品牌行銷方針,更向醫師了解醫學意見,改良襪子的質量,一步一步向未來前進。。。。。。




驟眼看來,是不是很「獅子山下」式的故事?對,維基認為,不論是台灣也好,還是香港也好,總有著一個又一個如此這般的奮鬥故事,雖然你可以說是老掉牙,但像台灣黑狗兄的人生,其實真是確確實實的存在。以紀錄片的形式去闡釋李東林的故事,比戲劇來得更真實,沒有戲劇化的處理,以李先生及其太太、兒子、朋友、員工阿春等第一身,用不經修飾的言語,向觀眾訴說一個大半生營營役役的漢子,如何為自已、為家人、為生活去勉力前進,加上導演等拍攝團隊的拍攝手法,沒有一點矯情,但觀眾已經看得很投入,不期然徹底感受了黑狗兄的專心致志,以及「窮則變,變則通」的精神鬥志,值得負能量處處的香港人(如維基)來一場思想學習課。






維基在片中最深刻印象的是,除了黑狗兄的虛心學習精神:當了幾十歲人仍虛心了解跟自己認識不一樣的世界,沒有那些「老屎忽」恃老賣老的嘴臉之外,也深切感受在中國人社會,當你有$100的好貨要賣,別人就會模仿,以「頂爛市」的割喉式行銷:$100 三件去對撼,如此惡性競爭下兩敗俱傷的可怕,維基對如此的「中國式國情」,完全明白黑狗兄既無奈又憤慨,但又無可奈何的心情,也間接導致了其中一位員工阿春的懼怕:她丈夫及大兒子已離世,上有男家的高堂住老人院,下有綴學高中的女兒,要靠$2000台幣的收入糊口,令我明白,其實自己也不算那麼悲慘,早前感受的憂慮,也只是庸人自擾而已。




因此,片中100%闡釋了黑狗兄的努力以赴,也令維基再次醒起了「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金石良言,也明白行銷包裝的偉大,一隻$10 港幣成本的襪子,包裝後可以賣過百元的增值!除此之外,家人如太太的無條件包容及付出、兩名兒子的孝順,也讓觀眾看得窩心感人。黑狗兄化腐朽為神奇的決心,打造了自己的品牌,片末只是展示了把logo掛在廠房出面,究竟最後他的自家品牌生意如何?片中沒有答案,大家可以自行到facebook 專頁去了解。維基憑藉本片,再次提醒了自己「窮則變,變則通」、「有志者事竟成」的金科玉律,也學習了黑狗兄永不言敗的奮鬥精神,過了一夜特別的中秋佳節。如果大家有時間及機會,不妨在網上了解一下「台灣黑狗兄」有血有肉的真實故事,以及親身到台灣拜訪他,支持他的事業,幫他買多幾雙襪子吧!






觀影日期:201498日 (星期

觀影時間:晚上9


觀影地點:香港藝術中心Agnes B. 電影院@華語紀錄片節2014

 

維基。點評B+

2013台灣 製作大照國際影像公司 導演賀照緹 / 78分鐘  
台灣發行商穀得電影有限公司



2014年9月8日 星期一

22 Jump Street / 《囧探出更》- 警探臥底大破毒梟美式文化喜鬧劇





其實,對於"22 Jump Street" 這部警探動作喜劇可以於2014年在香港上映,而且更要是在暑假檔期上映,維基感到的確有點奇怪,畢竟"22 Jump Street" 2012年電影"21 Jump Street" (根據由Johnny Depp 主演、八十年代末的同名美劇改編的續篇,當年2012"21" 是沒有在港上映的。那上映的原因何在呢維基個人認為箇中原因是兩位男主角: Channing Tatum Jonah Hill 在港的名氣的確比2年前提高了不少,前者憑藉"White House Down"(白宮末日等令更多人認知,屬意料中事;後者以 "The Wolf of Wall Street" (華爾街狼人) 獲提名本年度奧斯卡最佳男配角,也令不少觀眾對他留下印象。但維基認為,"22 Jump Street"當中的美國文化味道甚濃,真的會讓本地觀眾受落嗎?






(以下內容有劇透 / SPOILER ALERT)  





根據「講。鏟。片」網頁的數據指出,本片上映8天只能收超過300萬港元,成績顯然不太理想,維基認為不算意外,畢竟文化差異,美式笑點真的不是個個香港人也識笑的,維基也只能對某部份笑點投入起來,但平心而論,作為一齣popcorn movie,本片的劇情其實真的不算新鮮,你可以說是港產片「逃學威龍」的美國版,只是主角由星爺化成一文一武的兄弟幫,在"21 Jump Street" 當中,二人由high school不打不相識,更成患難兄弟,大破high school 毒品拆家,當中不免惺惺相惜,也有反面的場口,一切一切青春、動作、警探等例牌元素,你一定猜中會出現的。觀乎今一輯動作、駕車場面也算不少,而且比第一集明顯成本加強了不少,也總算打得緊湊;本片也有不少美式笑位,雖然識不識笑是一回事,但至少氣氛也算是熱鬧,例如當火爆上司Cap. Dickson (Ice Cube飾演知道Morton Schmidt (Jonah Hill 飾演當臥底時意外搭上其女兒Maya (Amber Stevens 飾演)Greg Jenko (Channing Tatum飾演)的反應,的確非常過癮;加上當中刻劃大學「兄弟會」的無聊活動: 劈酒、胡天胡帝等頹廢生活,不免有校園青春氣息(但維基認為大學頹廢生活的觸及,Bad Neighbour (賤鄰50)的刻劃較為深刻及更好笑);又例如上一輯的Eric Molson (Dave Franco飾演)Mr. Walters (Rob Riggle飾演)也有出現,Rob Riggle 甩了「J」但有了替代品的場口,大玩不文笑料,亦總算令人啼笑皆非,而且兩位男主角的兄弟情也有相當刻劃,但個人認為,"21 Jump Street" High School 的情節,2位男主角和其他中學書友的互動較多,而且比較起來,high school 的查案和角色之間的互動,真摰程度較多,不像"22" 般,加入動作場口後,反而兄弟情的刻劃我認為是不夠深入。不知是由何時開始(Robert Downey Jr. Sherlock Holmes開始嗎?),兄弟情之間的惺惺相惜,硬是要加入一些有點gay 味的romancebromance 的元素,"22 Jump Street" 也不例外,不論是2大男主角,還是Greg Rugby team Zook (Wyatt Russell 飾演)之間的兄弟情,也總要帶點bromance 情懷的,而在"21 Jump Street" 中,維基覺得bromance 的程度是屬於點到即止的,反而今次有點太多,連維基身旁那對情侶觀眾,也不時暗暗說:「他們很gay!」,哈哈。最後結局也是公式中的套路,二人冰釋前嫌,繼續Friend 過打band,也是老套得很,但以這類題材來說,也不應強求太多了吧!反而Ending credit 的片段,由"23 Jump Street"的醫學院,到"2121 Jump Street" 的太空任務,也見風趣,設計得頗有心思,最後升完字幕,果然有少許驚喜,Dave Franco Rob Riggle 最後出現,也令人發笑。








整體而言,"22 Jump Street" 劇情及水準未算有新意及突出,配樂及演員本身的喜劇細胞,加上hip hop為主的配樂,令本片不算太過難看。2位男主角的演譯有火花,而他們的兄弟友情也帶出性格縱有不同,但思想一致,患難見真情的老掉牙信訊,又是那一句:「橋不怕舊,最緊要受」,如果你有意入場,維基建議你還是先欣賞"21 Jump Street",不然,投入程度會大大減低。









觀影日期:201495日 (星期

觀影時間:晚上1015

觀影地點:UA Cine Grand Century (House 1)

維基。點評: B--/C++



2014 / 美國 / Production company: Media Rights Capital, 
Original Film, Lord Miller Productions / Distributed by 
Columbia Pictures, Metro-Goldwyn-Mayer / Based on 
美劇 "21 Jump Street" by Patrick Hasburgh and Stephen J. Cannell 
/ Directed by Phil Lord, Christopher Miller / 112 分鐘 
 本地發行: Sony Pictures (Hong Kong) 






(請各位留意,本光影誌為本人原創所寫,歡迎轉載,但敬請尊重知識產權,私自抄襲別人文章內容,當成自己文章,絕對是嚴重侵權及缺德行為,本人保留任何追究權利。文責自負,敬希各位自重。謝謝。)

2014年9月2日 星期二

Into The Storm /《颶風中心》@優先場- 聲效視覺不俗生死一線的災難電影




電影種類五花八門,相信維基也和不少朋友一樣,對緊張刺激的災難電影樂此不疲,當中牽涉的危機一觸即法、大造文章的生離死別,絕對令人屏息靜氣。幾個星期前,維基在西貢友人的家中作客,大夥兒竟然一同關燈,收看電視台播放、接近四十年前的經典"Jaws" (大白鯊),肉緊處不免大呼小叫,氣氛相當投入,証明緊湊懾人的驚險災難電影,多年來的市場價值居高不下。除了《大白鯊》之外,維基另一齣擁有非常深刻印象的災難片,便是1996年的"Twister" (龍捲風暴),當中記得畫面便是狂風下就連牛隻也被吹起,男女主角在風暴邊緣下驚慌逃生,加上在免費電視台的英文頻道不停重播下,以當時的音效及特技而言,已經相當亮眼,難怪維基至令仍然歷歷在目。接近廿載,維基印象中似乎沒有太多有關龍捲風,而且質素也像樣的影視片集面世(有錯歡迎指正),最記得的便是2008年,維基其中一部情有獨鍾的美劇 "Desperate Housewives" (靚太唔易做)第四季第十集"Something's Coming",龍捲風突然吹襲美國Fairview小鎮Wisteria Lane,劇集中眾人慌忙逃生,雖然電視片集的經費絕對沒有電影那麼巨大,特效當然比不上,但該集最後場口的一個Wide shot,遠距離拍攝小鎮被摧毀的頹垣敗瓦,加上女主角Lynette Scavo (Felicity Huffman) 發現家庭其他成員被活埋,一聲淒絕慘叫,維基實在看得非常肉緊,可見災難情節如果拿捏得宜,絕對緊扣觀眾心弦。









(以下內容有劇透 / SPOILER ALERT) 

 

2014年仲夏,大家終於再迎來一齣真正有關大自然風災的電影: "Into The Storm" (颶風中心),雖然和"Twister" 一樣,也有類似研究龍捲風的角色設定,但前者與本片不同的是,前者是氣象學家,本片卻劃分為拍攝龍捲風紀錄片的專業追風者,和業餘追風族2條線之餘,更加入了中學任教的單親父親和2名兒子、兒子和心儀女生身陷瓦礫當中、單親母親的專業追風者等等感情設定,加上以現代3D 特效,打造指定必有的危險龍捲風,多場生死一線的驚險場面,絕對是意料中事。






維基知悉本片在影評網Rotten Tomatoes 的新鮮指數只有21% Fresh後,覺得有點奇怪。平心而論,作為一部著重官能刺激的Popcorn movie,撇除前半段開始時有點過長的角色背景交代及鋪塾劇情,以及演員比較不熟悉(最叫人熟知的便是女主角 Sarah Wayne Callies,曾經出演美劇"Prison Break" /《逃》的Sara Tancredi、 以及"Walking Dead" / 《行屍》的Lori Grimes,但維基完場後才被同行友人提醒原來是她!),其實本片的音效和特技畫面,的確屬不俗水平,雖然只有2D,但配合杜比全景聲富層次感的音響效局,多幕災難場面的確能營造千鈞一髮的緊張感,維基看得投入及肉緊。本片的編劇已經相當「醒目」,不太著重向觀眾介紹太難明及專業的氣象名詞,主要刻劃危機四伏的風起雲湧,氣氛的確能成功營造,儘管有點誇張,特別是片末的超級龍捲風,將追風車隊堅固無比、領隊身處在其中的車輛吹上半空,在場觀眾竟然哄堂大笑起來,更有觀眾情不自禁地說:「吹到外太空啦?!」,維基也不免莞爾起來,加上死人數目好像也不算太多(維基病態地認為,死人愈多,驚心動魄程度愈高。值得一提的是,維基還以為女主角要和男主角Richard Armitage,老套地來談一場災難後戀愛,幸好沒有那麼雷人!),但當中以25年時間囊,向觀眾訴說的生離死別、要活在當下的訊息,雖然真的老套,但「橋不怕舊,最緊要受」,維基也不免有所觸動。作為一齣暑期檔期精密商業計算下、追求緊張刺激的災難電影,其實已經相當合格,雖未臻完美,但維基已經收貨,相信好此道者一定也會覺得本片是稱職之作。








觀影日期:201485日 (星期二

觀影時間:晚上950

觀影地點:嘉禾海運戲院 2D杜比全景聲優先場



維基。點評B


2014美國 / 製作: Broken Road Productions, New Line Cinema, 
Village Roadshow Pictures / Distributed by Warner Bros. Pictures / 
導演: Steven Quale / 89分鐘 本地發行:Warner Bros. Pictures (Hong Kong) 



(請各位留意,本光影誌為本人原創所寫,歡迎轉載,但敬請尊重知識產權,私自抄襲別人文章內容,當成自己文章,絕對是嚴重侵權及缺德行為,本人保留任何追究權利。文責自負,敬希各位自重。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