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30日 星期一

《微交少女》 / May We Chat - 談及新世代援交有誠意惜處理上斧鑿痕跡處處




維基個人一直認為,在「笑貧不笑倡」思想下,某程度出賣肉體來換取金錢,對比那些表面上受香港市民認可,但暗地裡漠視民意,出賣香港人利益的立法會議員、為非作歹,人不要臉,天下無敵的政府官員來講,其實不算甚麼,至少有供有求。維基不時在友人聚會上,問同行友人,如果有人肯出錢,多少錢你才會和別人收費進行"Gathering",他們有的「開天殺價」,有的「收費相宜」,談得火紅耳熱,笑聲此起彼落,証明了大家「市未必有,但其實每個人心目中一定有一個價去販賣自己的胴體」。所以,或許你會覺得我思想開放(潮流興開放嘛,但在我眼中,對比其他社會上不為人知的一面,援助交際並不是洪水猛獸,大家關心的應是其背後牽涉到黑市墮胎、性病等安全問題。





(以下內容有劇透 / SPOILER ALERT) 





前一篇有關韓片결혼전야 《婚前撻Q日記》 / "Marriage Blue" 的看後感,文末維基曾經問:「究竟何時,港片才可再有除清一色警匪英雄黑白兩道雙雄對決之外的罕見題材出現呢?」,對比八、九十年代的百花齊放,千禧後的港產片,受《無間道》成功的影響,近年港片的確側重黑白兩道鬥智鬥力,十多年來,香港電影人似乎樂此不疲,但相信不止我一人,也會很想說一聲:「實在enough了」。近年,港片在此大洪流下,其他片種也不時出現,如血腥暴力的《維多利亞一號》,但可能礙於中港合拍的關係,探討社會鮮為人知的一群,以及新世代和上一代不同的價值觀的電影,維基印象中並不多。近期,本地終於出現了一部談及援助交際的電影:《微交少女》,以八十年代描繪幾個未成年少女墮落風塵的電影《靚妹仔》續篇作招徠,刻劃現今數碼年代下,三個少女主角在社會黑暗面下的遭遇,維基認為,本片絕對是誠意之作,至少肯去談及香港電影近年少見的題材,意圖喚起大家對少女出賣身體求財的心態的關注,某程度上,本片也算成功交代出新世代援交,大可不需要馬伕及背後有人操控,只要憑藉智能手機的即時通訊軟件,如WechatLineWhatsapp等,便可更快更輕易尋找客源。另一方面,本片也不無道出一個不折不扣的事實,現代科技發達,人與人的聯繫似乎更即時更快,但某程度上,每人以即時通訊軟件溝通,自拍selfieInstagramFacebook 更新最新動向,反而欠缺真情實感的語言對語,隔閡、誤會往往便動輒發生,如片中溫碧霞飾演的母親Irene,當天的「靚妹仔」,今天已成人母,她和女兒(許雅婷 飾演)感情冷淡,Irene 要憑女兒在抽屜中收藏的多部手機內的短訊,才得悉女兒身邊的2名好友、援交及吸毒的事情,相信也是不少現今父母和新一代在數碼年代下相處的寫照。另外,片尾一場,以Irene在便利店賣煙,目睹一少女高買被店員捉過正著,回首當年自己也有高買,透出每個少女反叛行徑,不同時光中也繼續循環,她莞爾一笑,字幕立時升起,悄然作結,收得也不錯。

當年《靚妹仔》劇照 (圖: 大公報)


雖然本片理念不俗,但可惜在執行上卻出現問題,首先,個人認為在內容上劇組似乎太貪心,在99分鐘的片長內,既要呼應上一代《靚妹仔》的片段及情節,來進行描述今昔對比的物是人非,又要交代三位女主角的遭遇,太多東西想跟觀眾訴說,導致刻劃新世代少女心態流於片面,略嫌未夠深入,長樂街Peter 仔(麥德和 飾演)及Irene 回首當年,百轉千迴下,一個已成過氣老江湖,一個改嫁他人過著不錯生活,究竟現在他們的心態是什麼,請恕小人淺薄,我見不到有任何頗深入的觸及,而年輕三女以Wechat傳訊軟件溝通的友情和趁湯滔火,個人認為似乎只屬點到即止,過目即忘。其實,維基同意友人所講,每個年代的少女也有屬於他們自己年代的故事,如果本片集中講述她們之間的故事,已經可以佔據本片重心的位置,硬要套上前作的光環,作招徠也好,作對比也好,如果處理失衡,其實並不是好事,顯然易見,本片正是有此瑕疵。攝影技巧方面,一場被輪姦的場口,拍得不俗,但敘事方式跳來跳去,雖不致於紊亂,但有刻意賣弄之嫌,導致氣氛未能及時緊扣,去到後半段筆鋒一轉,突然暴力起來,蔚雨芯飾演的援交少女,為尋找友人下落,於是求助黑道中人,繼續出賣肉體,牽涉入黑社會販毒及傷人,又未夠震撼,去得不夠盡,加上不合情理地方不少,例如,被插中頸部,流出大量血液/被貨車輾過,竟可大難不死? 





另外,我又覺得本片似乎又帶點成見,從事援交的少女,一定反叛、家庭破裂、貌合神離、得不到父母關愛,甚至聾啞、學業成績不理想,教育制度不得志,只好沉溺男歡女愛,更以援交為手段,從而在物質上得到滿足。或是是劇組戲劇化的考慮,方便闡釋吧,其實,維基在身邊友人聽過不只一次,有從事援交的少女,品學兼優,衣食不愁,穿戴光鮮,從事援交只為打發時間,甚或享受不同男子需要她的身體,那份殷切感覺而已,所以個人認為本片只依循當年《靚妹仔》的角色設定套路,加上新生代的環境而成的變奏。演員方面,三位女主角為新演員,個人認為蔚雨芯飾演的聽障少女最有發揮,以及最考演技,而她一場不情願的床上戲,露點戲份由替身演出,但她的演繹也恰如其分,內心戲也算真情流露,至於其他二人也不過不失,反而其他旁支角色,例如李靜儀的妹妹,年紀少少扮老成,令人會心微笑,與另一港片《激戰》中的童星李馨巧飾演的角色,有異曲同工之趣。蔚雨芯的祖母(陳麗雲 飾演)、麥德和飾演的長樂街Peter仔,也表現得恰到好處,至於上一代「靚妹仔」溫碧霞,在片中也要展示她「性感又溫柔」的一面,可能保養得太成功了,令維基不時想起她在港劇《火玫瑰》俏麗一面,要依然「美艷動人」、「濃妝艷抹」的她當別人母親,個人實在有點不太相襯了,或許要呼應《靚妹仔》的關係,如果換上另一位同樣年紀但帶母親感覺的女星,效果也許會更佳。








誠然本片雖然在處理上斧鑿痕跡處處,略嫌刻意堆砌出新一代援交少女的內心掙扎,不合情理處頗多,未算是出色,但也總算是有誠意的作品。如果大家想欣賞觸及社會道德黑暗面,比較突出的電影,維基腦海馬上想起西班牙大導艾慕杜華(Pedro Almodóvar Caballero),若是觸及亞洲社會的,維基會想起南韓導演金基德 (Kim Ki-duk / 김기덕,重口味的極致莫過如此,當中同樣以援交作題材的,有慾海慈航(사마리아 / Samaritan Girls),節奏雖慢,但以印度佛教中的名妓婆須密多、天主教中的撒瑪利亞、Sonata為命題,分3個章節,描繪一對感情要好的女孩,為求一同前往歐洲,其中一人以援交來賺取金錢,豈料一次意外,在死前竟想起其中一位恩客,她竟要求她帶他前來,他竟想與之發生性行為,為圓友人心願,她決定讓他奪去她的第一次。。。援交為題,實是談救贖、原罪、父女之情、頗有同性戀感覺的友情(!?)為實,譬喻味道甚重,不是人人也會喜歡,但維基絕不是崇洋媚外,同是刻劃社會少眾,為何人家的會深邃得多?以享譽不同影展中的導演,藝術性強之作,來和寫實風格的《微交少女》來比較,似乎並不公道,但維基是對港片仍有期待,希望在有生之年,出現一齣爆炸力強,觸及以往不敢觸及社會議題,如政治、基層等,便於願足矣了。



觀影日期:2014622日 (星期日

觀影時間:晚上810

觀影地點:UA 朗豪坊 (House 3) 


維基。點評:B- - 

2014 香港 出品理想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攝製本地製作 / 編劇、導演翁子光 / 99分鐘 本地發行高先電影有限公司

(請各位留意,本光影誌為本人原創所寫,歡迎轉載,但敬請尊重知識產權,私自抄襲別人文章內容,當成自己文章,絕對是嚴重侵權及缺德行為,本人保留任何追究權利。文責自負,敬希各位自重。謝謝。) 

2014年6月29日 星期日

결혼전야 / 《婚前撻Q日記》 / Marriage Blue - 一紙婚書殊不簡單煩惱接踵而來





婚姻,是戀人們步入人生的新里程,也是兩個人的結合,亦代表他們一生一世、矢志不渝的承諾,或許大家可能會天真地以為結了婚,情侶二人便可以像童話故事般,happy ever after?!那便大錯特錯了,實情是結婚後才是兩人考驗的開端,不談婚後生活面臨的波譎雲詭,單是籌備婚禮之前,就已經叫情侶們煩惱不已。相信結過婚的朋友,一定會明白箇中慘況,由訂酒席日期、地點及數目、拍攝婚紗照、度蜜月地點、酒席坐位分佈、禮服大小、禮金、邀約兄弟姊妹、聘用攝影師、MC司儀、証婚人、逐一邀請來賓。。。五花八門、琳瑯滿目,已經足叫一對新人大呼「救命」!雖然現代禮儀已經比舊時來得簡化,但在中國人的社會,子女婚嫁為人生大事,在面子悠關的思想作崇下,婚禮一定大肆鋪張,大宴親朋,講究體面的排場自然少不免,其實,婚姻雖是兩個人的結合,邁向人生的新階段,但背後往往牽涉雙方家長、輩份、新人的身份等等,各種利害關係千絲萬縷,維基身邊的確不少朋友,在籌辦婚禮時的確喘不過氣來,有的順利完成婚禮,當然可喜可賀,然而,有的卻一時大動肝火,口和心不和,雖然最後一切難關也迎刃而解,但少不免心有芥蒂。維基甚至在網路上,聽過有新人因籌劃婚禮而最後分手收場,的確令人婉惜,可見男婚女嫁,絕對是情侶成為夫妻前的終極考驗,稍一處理不慎,情侶矛盾隨時一發不可收拾,婚都可以結不成!








近年韓國電影發展一日千里,片種各式其式,特別是愛情喜劇,由一代經典「我的野蠻女友」(My Sassy Girl),到去年的「我愛瘋Sex(My PS Partner)維基也很喜歡,以輕鬆的調子,刻劃現代亞洲都市男女愛情觀,不落俗套,笑中有淚,令人難以忘懷,今回新片《婚前撻Q日記/ Marriage Blue / 결혼전야 (The Night Before Marriage)雲集近年最炙手可熱的韓國人氣偶像2 PM玉澤演、朱智勳等人,更成為當地票房冠軍,探討南韓文化下情侶之間面對婚姻大事前的終極考驗。南韓生活文化某程度上備受中國儒家思想影響,論身份、輩份、長幼有序等,比現今華人社會更甚,兩地文化其實有著一定相似點,相信香港觀眾欣賞本片(特別是曾經籌備婚禮的夫妻們),不無體會。









本片內容牽涉四對新人在婚禮前,面對種族文化差異、自尊心作祟及企硬不妥協、大家不為人知的過去、以及同床異夢下,眾人忐忑不安的面面觀,笑話、麻煩事接踵而來,維基欣賞四個故事各具特色,而且眾人的角色之間也有關係,顯然受到西片"Love Actually" 影響(港譯名字《真的戀愛了》,該片影響了其後親情、愛情、友情喜劇的內容及表達手法,可謂當中的表表者,至今似乎未有一齣新片可以取代其地位)。坦白說,本片並沒有如想像中好笑,只是偶有趣味場口,有些情節也有少許冗長感,加上本片剪接頗為零碎,不時跳來跳去,相信不止維基一人,也需要花上一段時間,才能掌握四個故事中的一眾角色及背景,此乃本片的不足之處,但也尚算成功呈現不少現今新世代情侶面對的兩難處境。結局雖帶韓式喜劇的一貫誇張及不合理地方,預計之中的大團圓的結局,但也不失溫馨熱鬧之感。以片尾繼續交代結局後眾人發展,也見編劇用心。




可能是片長所限,四段故事的處理不算平均,加上插敘的敘事手法,flashback過去,人物角色的深度及發揮未見深入,猶幸本片當中的對白,也不乏令人思考的金句,例如Taecyeon (옥택연 玉澤演飾演的明星廚師Won-cheol (원철/元哲以入廚比喻婚姻,當中確實的用字,維基也不太記得,大意是「兩人相處之道並不是靠廚藝(本身的性格),而是如何以不同味道的材料,以特別的烹調方法,融入而成一道佳餚。」,有些對白的確也略見興味在其中。此外,一眾演員也演得投入,如果大家有定期追看韓劇及留意韓風,相信本片不少演員的臉孔,會令閣下有印象,其表現令本片在處理上的失分止血不少,人物性格尚算鮮明突出,當中最令人討好的,定是Ju Ji-Hoon / 朱智勳 飾演的溫柔體貼的型男導遊 慶修 Kyung-Soo,以及Lee Hee-Joon 李熹俊飾演吊兒郎當的男診所助理大福 Dae-Bok Ma Dong-Seok 飾演迎娶東歐美少女的中年小男人英浩 Gun-Ho,各具特色。以上3個角色的3條主線,猶以慶修和修甲師 So-mi (소미 /秀美) (Lee Yeon-hee /이연희/李沇熹 飾演的出軌線,非常浪漫,反而最令人討厭的線,便是女醫生珠英 Joo-Yeong (Kim Hyo-Jin飾演和棒球員 泰圭(Tae-gyoo / 태규,由Kim Kang-woo (김강우)飾演),雖然不失喜劇感,但二人拖拖拉拉的互動,令維基生厭,而婚禮企劃師伊娜 I-Ra (Ko Joon-hee /고준희飾演的性格極之「港女」,刁蠻任性,也令維基心生懼怕之感,但以上角色也總算令不止維基一位觀眾有印象,也是本片比較突出的地方。










撇除跳來跳去的剪接及敘事手法,以及內容、笑位不算平均的處理方式、誇張及預計內的結局、未見深度刻劃情侶矛盾之外,全片水準也算是中規中矩,適合不少情侶及夫妻欣賞,或許會從中找到和自己的遭遇雷同之處,但維基認為,香港也絕對有條件拍一部具本土風味的《婚前撻Q日記》,不是嗎?似乎現實比電影的更富戲劇性,近年香港的「500蚊人情港女」婚嫁大事件鬧得熱哄哄,便是一個絕佳例子,成為電影素材,探討談婚論嫁下,本地情侶矛盾一觸即發,如何化干戈為玉帛的議題。另外,最近又發生了一件婚禮矛盾小事:姊妹們認為一對新人出手甚低,利是非常少,於是在Whatsapp上反唇相稽男方是否經濟拮据,豈料新人朋友看不過眼,一語道破那3名姊妹在婚禮當天的「好事多磨」。。。。。。





似乎,以上事件「清官都難審」了,誰是誰非真是錯綜複雜,維基個人認為,如果我做好朋友們的兄弟/姊妹/司儀,其實也是抱著祝福心態,人情的多少及時間的付出也是其次,最重要是給予一對新人最真誠的祝福,斤斤計較似乎也不是小弟作風。可惜的是,在這功利主義支配的社會下,「人情紙咁薄」,利益計算的行為舉目皆是,就連婚禮場合也不例外,令人感慨不已。以上活生生在現實出現的婚禮風波,絕對是電影素材的好材料,如果搬上大銀幕,香港人如我一定有所共鳴,但遺憾的是,英雄警匪片充斥市場的香港,要拍出以上題材的喜劇,非常困難,而且要拍得好,更要有相當功力的電影人,難上加難。維基印象中較為出色、有關婚姻的本地喜劇,竟然要數到九十年代的港產片、由劉青雲、陳德容、黃子華擔綱演出的《終身大事》,不乏黑色幽默,雖然當年不太賣座,但維基曾在收費電視電影台欣賞,節奏流暢,探討中國人面對紅、白二事的眾生相,題材絕對是港片之中少見的,究竟何時,港片才可再有除清一色警匪英雄黑白兩道雙雄對決之外的罕見題材出現呢?








觀影日期:2014625日 (星期三

觀影時間:晚上735

觀影地點:The Grand Cinema (House 12) 






維基。點評B-

 


2013 / 韓國 / Distributor: Cinus Entertainment / 導演: Hong Ji-Young (洪志英) / 片長:117分鐘 /  本地發行:太陽娛樂文化有限公司


(請各位留意,本光影誌為本人原創所寫,歡迎轉載,但敬請尊重知識產權,私自抄襲別人文章內容,當成自己文章,絕對是嚴重侵權及缺德行為,本人保留任何追究權利。文責自負,敬希各位自重。謝謝。) 

2014年6月15日 星期日

De Toutes Nos Forces / The Finishers / 《鐵人父子》@ 優先場 - 殘而不廢兒子與父親多年隔閡憑三項鐵人賽一掃而空





不知為何,內心經常有一個想法,就是大家似乎偏好留意母親對兒女的愛,多於父親對兒女的愛,難道是我內心一已執意的想法?不是嗎?我自己也不得不承認,自己的確和母親比較親近,我有點訥悶起來,究竟是甚麼原因呢?是異性相吸法則?兒子總愛親近母親,女兒愛和父親相處?還是沒有甚麼區分的?無論怎樣,維基始終也認為,大家偏愛母親多點,是自己的心理作用嗎?或許是父親為家庭在外營營役役,有時往往犧牲了和兒女相處的時間,但父親對家庭的貢獻,絕對是功不可抹的。






一年一度的父親節前夕,維基在偶然的機會下,率先欣賞了一齣不日在本港上映的法國電影"De Toutes Nos Forces / The Finishers"(本地譯名:《鐵人父子》)。談起法國電影,維基一向也頗為鍾情,喜歡那平實淡泊的風格內,蘊含洶湧澎湃的濃情厚愛,例如《閃亮人生(The Intouchables) 中,那份跨越種族和身體殘障的主僕情誼、接近無限溫暖的藍(Blue Is The Warmest Colour)中,兩位女主角愛得一發不可收拾、極度熾熱的激情、本年度香港國際電影節上映女導與情盜(Abus de faiblesse / Abuse of Weakness )中,一顆中風後的寂寞芳心,碰上心儀俊美男子,執意以金錢去接近他等等,刻劃人複雜的真情實感,刻骨銘心,繾綣動人,教不少電影迷神往。然而,並不是每一部法國電影也是精彩,如去年的《修辱》(La Religieuse / The Nun),自問自己觀影的底線相當低,也很少在電影院內打瞌睡,但可能小弟的確才疏學淺,實在忍受不了該片過慢的節奏而呵欠連連,但整體而言,也無損小弟對法國電影普遍水準的信心。回新片《鐵人父子描繪一樣的父子情,先天麻痺症的兒子,不忍與父親日漸疏離,決定和父親一同參加在法國尼斯舉辦的三項鐵人項目比賽,看來感人肺腑,似乎又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法國作品,維基先要感謝電影發行公司舉辦優先場,有幸可以優先一窺全豹,感受別具一格的法式光影力量。在前車可鑑的情況下,以平常之心去欣賞本片,觀影過後,果然沒有失望而回,全片風格平實淡然,片長雖然不太長,只有95分鐘,起用了真實身體殘障的年輕演員,加上有條不紊的劇本,便成功刻劃出殘障人士殘而不廢的風高亮骨之餘,也生活化描繪出父母對兒子的無微不至,特別是對一個有先天缺憾的兒子,一直不離不棄,當中的父子情,沒有過份的煽情及戲劇化,便已流露出強烈的真情實感,父親由冷言冷語,終於被兒子的行動融化,一同並肩作戰,讓觀眾徹底感受橫跨兩代的堅強意志;就連一家之主面對失業的中年危機、如何再次肯定自我也有觸及,水準不俗,情真意切,一齣令人看得相當欣慰、窩心之作,值得入場細味。




(以下內容有劇透 / SPOILER ALERT) 



維基相當欣賞本片沒有過份的矯情及誇張的賺人熱淚,單以捕捉一眾角色的面部表情及對白,便足以描繪片中一家所面對的隔閡和他們本身角色性格,生活感十足,例如一個自幼患上麻痺症的十七歲青年Julien Amblard (Fabien Héraud飾演,本片開首便以他在家中以望遠鏡望出窗外,交代他的行動不便、身心承受巨大壓力之餘,他窺見的除了對面屋中換衫的女子(代表他有著正常人的血氣方剛),也看見一對在戶外跑步的父子,他們一邊說說笑笑,一邊相互扶持,已不期然將Julien 多年來一直渴望自由行動、期望和久未和自己交談的父親,一同談笑風生地相處的渴望流露出來;Julien 其後在家中的雜物房,發現父親當年在三項鐵人比賽的獎盃及剪報,面上表露出既驚訝又佩服之情,加上資訊發達,在網路上找到不少傷健人士和家人一同參加三項鐵人,為了拉近彼此距離,以及振作失業的父親,他不惜鼓起勇氣,要求父親Paul (Jacques Gamblin 飾演)一同參加三項鐵人比賽,維基相當佩服Julien的勇氣,本身要突破自己身體的殘障,已經不是易事,加上要打動嚴父,一同參加體力負荷超出自己能力範圍的運動比賽,難上更難;母親Claire(Alexandra Lamy 飾演)的對白,交代了當年Julien出世後不能如其他孩童般爬起來時,父親便沉默寡言起來,原來兒子的病一直成為他耿耿於懷的心結。幸得友人在傷健中心的動之以情,父親由拒絕到動搖,最後決定參加,雖然起初不獲賽事委員會接受報名,但兒子的不屈不撓,最後打動成功,委員會改變初衷,終接受他們參賽,兒子由絕望到後來欣喜之情,不言而喻,成功打動不少觀眾心坎。






本片以頗多篇幅,刻劃父子情,出來效果不俗,加上以三項鐵人項目為題材,令維基有新鮮感。維基實在對參加三項鐵人的運動員肅然起敬,因為當中攀山涉水,越過重重難關,當中付出的體力及難度,實在不足為外人道,而且父親已非當年年輕時的體格,要重回當年巔峰狀態,一定要比其他比他更年輕力壯的男兒,付出更多血汗,更要同時肩顧行動不便的親兒,共同前進,又怎不叫人折服?本片除了闡述了以上情況之餘,他們的訓練過程也非一帆風順,跌落山坡、擦傷已夠令觀眾錯愕及觸目驚心。本片除了描繪父子情之外,母親Claire 對兒子的關愛之情也充分展現,十七年內,男主內,女主外,一直照顧病兒,無怨無悔,當知道親兒毅然踏上三項鐵人之路,先是毫不退讓,憂心不已,指摘父親和兒子相處有問題之餘,再找姐姐Sophie商量,表示十七年來「執手尾」,非常累人,但姐姐好言相勸,眼見父子二人終於再度走近,決定放手支持,一包訓練行裝中的麵包,盡在不言中,母親沒有視病兒為負擔,付出了很多,終於長大成人,我想,母親那番話只是晦氣說話,內心深處仍然疼愛兒子,本片的劇本深度,可見一班。雖然姊姊Sophie出場不多,但在Julien 生日會上,於餐桌上一番話,真摯懇切,具感染力。而傷健中心的那個拖著治療犬隻的女孩,維基認為點到即止,似乎交代少了點,如果有多點篇幅,可以闡釋和Julien 的關係,相信會更為感人。






 
此外,維基不得不讚本片的運鏡,多幕由遠到近的Wide shot,如一開場三項鐵人比賽場地的人聲鼎沸,然後倒敘說故事、他們進行體能訓練時的遠鏡,將法國郊外綺麗風光,盡收觀眾眼底,令維基也很想到法國觀光!而比賽時一開始,以高空俯瞰的角度,參賽健兒全部馬上衝入海中,那份一鼓作氣、全力以赴的氣勢磅礡,維基的毛管直豎起來,足見本片攝影別格一具。演員方面,以兩位父子及母親的表現較為突出,Fabien Héraud真實身體也是有缺撼的傷健人士,大大加上了真實感,而其演出也見自然流暢,相信下了不少苦功,克服身體上的殘障,值得嘉許。飾演母親的Alexandra Lamy,維基認為她有點酷似美國女演員Camaron Diaz,演繹這位萬分寵愛病兒、呵護備至的母親,沒有過份刻意賣弄傷感,圓渾成熟,和父親對罵的場口有充分發揮。至於父親Jacques Gamblin,貴為柏林影展「銀熊獎」影帝,飾演不太愛說話、擁有過去輝煌的中年嚴父,神態非常到位,由義正嚴辭,責罵兒子不要妙想天開,參加鐵人賽根本是不可能的任務,其後開始動搖,最後決定玉成兒子夢想,落力訓練自己及兒子,到終於開始賽事,兒子中途受傷,怪責兒子為何不告訴自己受了傷,演技揮灑自如;最令維基難以忘懷的一幕,就是片末父親終於撐不下去,淒然倒地,向Julien表示不能前進,要知道作為一家之主的父親,男性的尊嚴作崇下,似乎很少會向家人傾吐內心,最後Paul 也不能支撐,那老淚縱橫、飽歷風霜、未能令兒子夢成真完成賽事的臉譜,觀眾無不動容,但Julien冒住傷口的痛楚,推著輪椅,依然前進,激勵他也要以大無畏精神前進,最後終能完成賽事,令人感動不已,亦証明Jacques的演繹絲絲入扣,令本片加分不少。







《鐵人父子》沒有肥皂劇般的誇張煽情,沒有刻意的戲劇化,只有平實淡然的氣氛,流暢的節奏、和濃厚的生活感,就已經令大家看得窩心又坦然,當中的情感包括父子情、母子情、友情,情真意切,鼓勵大家面對生活上的挑戰,不要放棄之餘,亦令觀眾體會天下父母親,照顧兒女的無微不至,特別是一個殘障的兒子,當中花費的時間、心血之巨,著實不易,他們的無私付出,足以獲取大家的掌聲,尤如片中父親Paul攜手同行,一路在賽道上,旁人為他們吶喊助威,最後終於完成賽事,掌聲不絕,令人感動不已,父親也成功擺脫中年危機,重拾當年英姿,當中的操練過程,也令我想起港片《激戰》中的「賤輝」張家輝:「記住自己這次為什麼走上台,既然上去了,不要怕。怕,你就會輸一輩子。」,有異曲同工之妙。本片令我不禁想起近期另一部同類有關父子情的出色電影:Nebraska (《百萬獎金夢》),當中老父執意自己中了獎,兒子決定與他一同上路領獎,一路上發生了一段不平凡的旅程,笑中有淚,談父子、母親、死亡、退休生活、人情冷暖,不落俗套,此料不及的精彩!一樣也是成人之美,不同的是,「百」片是老邁父親的「百萬獎金夢」,兒子於心不忍,決定成全;本片則是兒子為拉近父親的距離,決定參加鐵人賽,亦令父親再體會當年的雄風。兩片不約而同,也提醒大家:父親的關愛,也要時刻惦記!



 

同行友人在離場時,和我討論劇情時,認為某程度上是兒子太任性,全程只見父親吃力地前行,兒子只是躺在椅上,「攞著力有不迭的父親黎攪」。起初我也有丁點如此的想法,畢竟,香港人就是如此理性和實際,但過後回想起本片情節,我又覺得,在人類情感的世界中,又豈能如此這般計較利害關係?維基和友人始終不是為人父親,或許未能體會父子之情的內在涵蘊。畢竟是自己的親生骨肉,我覺得Paul 是在乎Julien 的感受,或許是之前對Julien 的態度實在冷漠得過份,他心存內疚也好,抑或他只是一心一意實現兒子的夢想也好,「兩仔爺,的確無計!」,他為Julien 舉行生日會,炮製意外驚喜,落力地點燃煙花時,看到兒子燦爛的笑靨,我相信,Paul 的內心已經很滿足。雖然本片到賽事完結時,便嘎然而止,但我深信,此次賽事也完全改變了他們其後的人生,父子二人心結全然解開,緊緊地在一起。本片中的父子憑藉三項鐵人賽拉近了彼此,隔閡一掃而空,「肩並肩同行,真摯又動人」!我也想和家父有機會去共同幹一些事情,不論是像本片一同去參加運動比賽,抑式是像《百萬獎金夢》陪伴父親領獎時順道回鄉探親,最重要的是二人相處的時光,互相傾訴、溝通,或許,大家是時候和父親、母親發掘一下共通的興趣,說不定無限的樂趣在其中!說著說著,回想己身,坦白說,維基和家父的互動不算太多,但顧念父親的一直默默耕耘,以及作為一家之主的父親,和片中的父親一樣,畢竟仍有男性的尊嚴在外,似乎很少會向家人傾訴真正的情感及內心真正的想法,就算在外工作有多艱辛,往往也不會把怨氣帶回家人,只求一家人穿得好,吃得飽;他對子女流於物質上和行動上的關愛,多於用言語上的關愛,就算過去發生的種種,都已經成過去式,太過斤斤計較,反而令全家人裹足不前,維基明白「子欲養而親不在」的道理,現時只希望家父工作順利,身體健康,用心和家母相處,便於願足矣。今天是父親節,謹以本片及其觀後感,和大家分享,並老套地向大家說一聲:「父親節快樂!」。請珍惜父親一直以來的默默耕耘,和對大家的無私奉獻和關愛吧!








 


  
觀影日期:2014613日 (星期五

觀影時間:晚上945

觀影地點:The Grand Cinema (House 9) 

維基。點評:B++ (本地上映日期:8月7日
 

2013 / 法國 / Production: Nord-Ouest Production / Directed by Nils Tavernier / 片長:95分鐘  
本地發行:驕陽電影有限公司 再次感謝電影公司舉行優先場,維基才可先睹為快!)



本片預告

 (請各位留意,本光影誌為本人原創所寫,歡迎轉載及分享,但敬請尊重知識產權,私自抄襲別人文章內容,當成自己文章,絕對是嚴重侵權及缺德行為,本人保留任何追究權利。文責自負,敬希各位自重。謝謝。)